台籍医生在大陆:“融陆”生活渐入佳境
来到大陆,融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台籍发展和进步,结识了新的医生朋友、凝聚了新的大陆情感,感受到了同胞的生活热情和温暖。他们是渐入佳境两岸融合发展的“沟通者”、正能量的融陆“传播者”。两岸青年声音,台籍你我共同倾听。医生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《青听·两岸》融媒体栏目,大陆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生活真实声音。
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(记者 朱延静 陈文韬)有人为爱奔赴,渐入佳境有人收获满满归属感,融陆有人已成“台湾人当中的台籍老北京”。近日,医生3位在大陆打拼的台籍医生做客中国新闻网《青听·两岸》栏目,畅聊他们在大陆工作、生活的点滴。从最开始的懵懵懂懂,到如今的乐在其中,他们的“融陆”生活已渐入佳境。
为爱奔赴,事业爱情双丰收
“我来福州的契机很简单,单纯是为了爱情,奔赴而来!”聊起为什么到福州定居,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台籍医生陈柏叡给出的答案很简单,也很干脆。
2002年,陈柏叡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,开启了在大陆的八年求学生涯。2010年,为了爱情,陈柏叡连毕业典礼都没参加,买了张机票就来福建工作了。
陈柏叡坦言,“很多人问我,你来福州是因为离台湾近?是语言容易适应?还是什么其他原因?其实这些都不是!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老婆,她也是我的学姐”。
到如今,陈柏叡已经在大陆生活了超过20年,从小就梦想当医生的他,选择来大陆寻找机会。这一来,就不想走了。他也如愿成为了福州市首位事业单位聘用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台胞,有了正式的编制身份,他正一步一个脚印向上发展着自己的专业。
作为客家人的陈柏叡,太太也是客家人,客家话已成为他们沟通的“官方语言”。
陈柏叡提到,最近父亲来到大陆,带来了这几年考证的族谱。族谱显示,陈柏叡一家是从福建宁化迁出去,之后到了台湾。“所以我觉得在闽台之间,真的是有很多很多的联系。”
“民以食为天”,陈柏叡从小最喜欢吃奶奶做的姜丝炒大肠,如今奶奶已经过世,但在大陆的客家餐厅里,他每次去还是会点这一道菜,让他内心感觉很温暖。“闽台真的是一家亲,真的是同祖同源。”
归属感,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中
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、觉得中医很酷、受父辈家国情怀影响,在三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,北京灵兰中医诊所台籍中医师刘元媛如愿来到了中医的发源地——大陆,成为了一名中医。
在北京的多年生活,让刘元媛感受到了浓浓的归属感。烤鸭、涮肉、卤煮、乾隆白菜……都是刘元媛喜欢吃的,留在北京过年的时候,同事都说她是“一个台湾姑娘,长着一个北方人的胃”。
此前,刘元媛住过三年胡同,她回忆说,“那里的大爷大妈都非常照顾我,有时候晚上做了酸菜白肉,都会煮成一锅来给我吃……当然,北京也有很多很好吃的台湾菜,所以其实在北京生活,我没有什么适应上的困难”。
除了美食上的“有效诱惑”,惠台措施的不断细化和落实,也让刘元媛有了更多事业和生活上的归属感。
她举例说,拥有了台湾居民居住证,去政务大厅办业务可以和大陆居民一样,流程上“畅通无阻”。她在台湾地区考取的美容相关执照,也换发了对应的大陆执照,“这对于我们这些想要(来大陆)定居发展的台胞来说,真的感受到越来越多,然后也越来越有归属感”。
“台湾人当中的老北京”
和刘元媛不同,虽然自己的理想职业一开始并不是做一名医生,但受到家族从医的影响,北京协和医院台籍医生丁文蕴最终来到大陆求学、从医。如今,丁文蕴已在北京居住近21年,她笑称自己已是“台湾人当中的老北京”。
“老北京”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,丁文蕴很爱喝豆汁,曾经是瓷器口有名的豆汁店的“粉丝”。“我是个吃货”,在节目中,丁文蕴表示自己也很习惯北京的气候,“我就是喜欢这里干燥的气候,我觉得很舒爽”。
由于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够久,丁文蕴既是北京发展的见证者,也是惠台政策的亲身体验者。她说,有了台湾居民居住证之后,自己的出行更加便利了,“就和大陆居民的身份证一样”。
丁文蕴说道,“都是一点一点在进步,然后逐渐越来越美好的一个过程。”
“我也喜欢这里的人,北方人特别地直爽,喜欢北京就是因为各个方面,要在这里长期生活必须要适应这里,要融入这里,而且要爱这里。所以我喜欢北京,我爱北京,我愿意成为一个台湾人当中的老北京。”丁文蕴说道。(完)
(责任编辑:头条)
-
赖清德将“过境”窜美?外交部:搞政治操弄谋“独”挑衅的行径不可能得逞
中国台湾网11月28日讯 11月28日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,有记者就赖清德“过境”窜美提问。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郑丽娜)7月6日,莒县召开县委十三届48次常委会议,传达学习贯彻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推进总结会议精神,进一步统一思想,把精力聚焦到加快转调创步伐,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上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梅秀丽 通讯员 滕振华 丁兆霞)岚山区聚力“四个突出”,不断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。 突出产业提档升级。加快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、中博化工等51个重点项目,抓好投资52亿元的27个技改项 ...[详细]
-
本报讯(通讯员 田玉婷) 今年以来,东港区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为重点,采取措施加强失业保险扩面征缴,全面推动失业保险工作,取得了良好的成绩。一季度,企业净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7人,征缴失业保险费185 ...[详细]
-
中新社福州7月12日电 题:台胞李尚儒“先就业后创业” 两岸间深耕茶文化作者 郑江洛“南方有佳木,福地出佳民。我从台湾来,许下一个梦,愿中国茶香飘两岸。”在大陆深耕茶行业多年的台胞李尚儒近日接受采访时 ...[详细]
-
本报讯(记者 刘祥彩) 7月8日2时50分许,五莲警方接到报警:某村的村民李某有自杀倾向。 接警后五连警方迅速行动,立即奔赴该村驻地,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,找到李某家。在李某居住的房间内,民警发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)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,为进一步加强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监管,8月1日起,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专项检查。 本次检查重点是企业人员的在职在岗情况,企业 ...[详细]
-
本报讯通讯员 文午 何娟)“想要项目落户,先要搞好服务”,这是整个开发区的共识。今年以来,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,以政策服务、高效服务、保姆式服务打造“软实力”,努力营造重商、亲商、安 ...[详细]
-
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止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134个税目产品关税减让答记者问
问:大陆发布公告,中止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ECFA)早期收获清单项下134个税目产品关税减让。请问有何考虑?答:台湾当局长期单方面对大陆采取歧视性贸易限制,违反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EC ...[详细]
-
本报讯记者 王大鹏 实习生 谷桂敏)7月10日,记者从全市食品药品企业“诚敬做产品”现场推进会议上获悉,我市将于7月20日前在46家食品药品企业试点建设“道德讲堂”,随后逐步在全市食品药品企业全面 ...[详细]